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新兴产业,几乎渗透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发挥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作用。
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节能环保产业何以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因为它不仅能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同时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节能环保产业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同时还将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状况的局限性使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内容主要涉及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节能环保产业,要求以能效提高和加大减排力度为目标,为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供产业支持。
正是基于上述社会及环境意义,加上几乎渗透于所有经济活动的产业特性,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开启全新的需求空间。它对所有产业而言都承担着节能降耗、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的使命,包括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农业活动;致力于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技术和装备;设计、规划、咨询、总集成、总承包、维护、管理、运营、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等。政策的推动正使这些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变为真实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各种资本和企业的汇聚,拉动新的就业需求。当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蒸汽机、电灯、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紧扣时代发展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再一次认识了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性,主要发达国家为提振经济、获取发展新优势,纷纷加大投入,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之中。
蓬勃发展快速兴起
“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日趋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已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其中,环保装备产值达到2000亿元,环保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1500亿元,环保服务业从业单位超过1.2万家,环保产业产值增速约15%,大幅超过工业增速。
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已达830亿元。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均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
在环保领域,我国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电除尘、袋式除尘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从事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专业化脱硫公司达30余家,95%以上的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和7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采取了市场化模式。
政策驱动和技术先导,已成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突出特性。节能环保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集成应用服务于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快、专业性强,推动节能和环保标准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政策更趋严格,政策的变化进一步促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出现。政策与技术相互促进,正形成节能环保产业的特殊发展模式。
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虽然市场广阔、需求巨大,作为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一些核心技术还未完全掌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服务体系也不够健全。
针对产业内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编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对未来5年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设计。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主要对策措施包括: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支持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
谈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认为,要以城市化、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积累、普遍就业等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以尽可能低的人均能源消耗实现上述目标。从微观层面来看,各个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一切竞争力的提高,包括附加值提升、消耗的降低等都是节能。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闻发言人张超认为,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产业集团应打造一条开放式的全产业链,与节能环保中小型科技企业携手或组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低碳产业的集团;国家层面也应考虑有意识地扶持一批专业化程度高、行业经验丰富的节能环保企业,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并购、合作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产业集团要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通过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