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大约两周前,财政部找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讨论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补贴可能。这对在这个行业艰难摸索了十年的冯江华来说,是个意外惊喜,“如果能有两毛钱一度电(0.2元/度)的补贴,分布式能源很有可能就像风电一样,一下子发展起来了。”
冯江华,北京恩耐特分布式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恩耐特)总裁。恩耐特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开发为主业,最初注册资本250万元,北京燃气集团占股40%,其余资金由冯个人筹措。恩耐特目前只有50多名员工,还不时陷入发不出工资的窘境。冯江华称,十年来,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游说、遭白眼和做方案,绝大多数方案都不了了之。
让他多少有些安慰的是,这些努力所带来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帮助公司增值了17倍”。去年5月,中海油新能源公司与恩耐特签订入股意向,增资完成后,恩耐特的资本将超过4000万元,中海油和北京燃气集团各持股35%。正为煤制气寻找下游出口的中海油新能源公司,试图以分布式能源另辟蹊径。但因高层人事变动及内部审批流程,这桩重组至今仍未最后完成。
看起来,分布式能源正在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五大发电集团、油气企业、地方燃气公司等央企、国企背景的公司也都跃跃欲试。
政策也在破冰。除了财政部可能出台的补贴,还有两份有关分布式能源的政策正在酝酿。
2011年初,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已召集专家、企业、电网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开过四次讨论会。此外,早在2010年4月,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就发出《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在2011年建成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到2020年在大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据财新《新世纪》了解,目前指导意见已通过能源局局长办公会,正等待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批准。
不过,在能源行业浸淫多年的冯江华看得很清楚,分布式能源并网难、上网更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电力市场开放程度不够造成的,现在的投资萌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其他企业发展分布式能源越多,电网企业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所以,不改革,无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惟有寄望于财政补贴和产业扶持政策尽快出台,并带来更多资本的进入。
并不了网的“乌托邦”
十多年前,冯江华在参与国外企业的电力项目开发时,开始接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概念。2002年,他在北京成立了恩耐特,开始在国内专门从事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CCHP)的相关业务。
所谓冷热电联供,是就地设置天然气发电机组,将发电后的余热用于提供蒸汽、采暖以及制冷,就近满足用户对电、冷和热的需求。这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通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CCHP能将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至70%以上。分布式能源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备受推崇,在中国却命途多舛。
“这真是个特别好的东西。”一提到分布式能源,冯江华就滔滔不绝。这些年,他几乎逢人就推荐。提高能效是分布式能源显而易见的好处,但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发电成本仍比用煤发电高很多,仅靠节能很难直接获得经济效益。
冯江华更愿意强调的,是分布式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上的作用。中国的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但负荷时间分布不均,冬夏峰谷差别很大。中石油等企业主要依靠在负荷区域增加储气装置来保障供应,却带来了峰期供气短缺、谷期大量燃气资源闲置的问题。分布式能源为平衡天然气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能。在为天然气调峰的同时,由于可以自发自用,同时不需要再消耗电能制冷取暖,分布式能源也可为电网调峰。
“我们每年设计几十个方案。”冯天华说,但这些“漂亮的方案”绝大部分未能落实。“一些公司感兴趣,但不愿意做小白鼠,设计院也觉得做传统的东西不会犯错误。”
在这种情形下,恩耐特的主要资金来源一度依靠欧盟和世界银行的研究项目,在他们的要求下,恩耐特做了很多诸如“能源公园”“能源公社”“能源一体化”“区域智慧能源系统”等“乌托邦”设计。北京四中毕业的冯江华颇有些人脉资源,他也希望能用上这些关系,但很多项目因为业主单位人事变动而告吹。
北京燃气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下称北燃中心)的CCHP项目几乎是冯江华惟一成功的实践,很大程度上,这也归功于他早年开发热电厂项目时与北京燃气集团建立的关系。北燃中心的设计用电负荷1640千瓦,热负荷2296千瓦,冷负荷3148.8千瓦,全部由CCHP系统供应,整套设备造价为2000万元。项目2003年建成,次年调试完毕正式投运,但并网问题至今悬而未决。
据悉,如果不计设备投资折旧,这套系统每年在能源消费上能为业主节省60多万元,但加上折旧则成本要比外购电热还高37万元/年。北燃中心希望CCHP系统与北京市电网并网主要是出于运行效率的考虑——夜间北燃中心用电量小,负荷的大幅变化会影响设备的寿命和经济性。并网后,CCHP系统在夜间可以停止发电,避免在低负荷下运行。
北京市电力公司为并网开价1600万元,北燃中心没有接受。因此2008年以前,北燃中心的全部用电都依靠CCHP系统,完全独立于北京市电网运行。直到2008年,北京燃气集团才终于借北京奥运之机,以确保北京市供气安全为由,将北燃中心接入北京市电网,但电网仍拒绝直接接入CCHP系统。
2011年2月,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曾组织国务院研究室、能源局的几位官员考察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情况。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考察后指出,“目前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从物理上说达到了能效标准,但利用方式上没有实现‘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很多天然气能源站能够并网,多发的电却无法上网,因而影响了经济性和推广价值。”
冯江华坦承,分布式能源对单个业主来说,节能效益不够显著。他认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电力体制问题,主要阻力就在并网和上网环节。
冯江华和他的公司经手的另一个大项目是北京火车南站的CCHP项目。项目设计时,业主方铁道部门要求恩耐特做了并网运行方案。两年多过去了,尽管早已拿到了能源局的批文,这个项目还是没能并网,发电设备只能闲置。
电网为何拒绝接入CCHP项目?通常的理由是频繁启停造成电网瞬间负荷变化,影响供电安全。在冯天华看来,“技术永远是幌子,谁都知道没问题。”但在绝对强势的电网公司面前,像冯江华这样的开发者毫无争取余地。
国家电网公司去年8月曾发布过一份《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但实际操作仍主要由地方电网自定标准。例如上海市就要求发电机容量不得超过上级变压器的30%,这使不少项目因为无法达到经济负荷而作罢。
政策前景将明未明
地方上,目前只有上海市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提供1000元/千瓦的补贴,及低气价、免设备税等鼓励。这让身在北京的冯江华很“艳羡”。几乎所有从事分布式能源的人,都在迫切等待相关政策和补贴的出台。原因在于天然气价格高,装机成本约1.2万元/千瓦,一度电接近一元的价格,与煤电相比难有竞争力,补贴或可吸引更多投资者。
还在征求意见中的管理办法对分布式能源的项目建设、管理、并网以及运行等提出了意见。更重要的是,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分布式发电优先自发自用,多余电力上网,电网调剂余缺,双向计量电量,净电量结算电费”。
然而,四场讨论会开过之后,来自电网等方面的阻力慢慢浮现。一位参与讨论的官员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对管理办法最后能否出台并不乐观。冯江华也认为,“很有可能最后就流产了”。
前景稍显明朗的指导意见虽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但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协会热电专业委员会起草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分布式能源初稿中,将建成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示范能源项目的时间点从2011年推后到“十二五”末,总装机容量则控制在800万千瓦。这与冯江华期望的7800万千瓦相距甚远。
这份意见稿也提到由于国家缺少宏观层面规划及相关并网政策和技术标准,分布式能源发展仍然面临缺乏规划、并网困难等诸多问题。
十余年间,中国已经建成了40多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目前约半数在运行,半数则因为并网、效益以及技术等问题停顿。即便运行的项目,也鲜有能完全发挥效用的。广州大学城天然气热冷电三联产能源站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由于资金问题建设进度滞后,制冷系统未能实际应用。由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财税、金融和价格等方面都缺少配套政策,现有项目基本上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比起政策支持,实际财政补贴显然更有吸引力。为了说服财政部,冯江华写了一篇长达十页的文章,试图说明分布式能源的种种优势及价值。
但在目前改革难以推进的情况下,补贴只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冯江华承认,上海目前的设备投资补贴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天然气价格高企,运行成本比建设成本更为重要,他更希望能出台类似于风电开发的电价补贴方式。
“大家都在动”
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油气企业、各地燃气公司,甚至电网企业都已进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市场。
华电新能源是五大发电集团中走得最快的。除广州大学城,目前已有约30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到2020年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中广核则成立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对分布式能源投资100亿元。
中石油目前的计划,一是在天然气管道附近建设燃气电厂;二是自主建设分布式能源或鼓励其他公司建设,中石油提供优惠气价并入股。
中海油在新能源领域一直表现活跃。开发分布式能源,是中海油为自己的煤制气寻找的下游出口之一。去年5月,中海油新能源和恩耐特签订了增资扩股意向。中海油新能源曾试图争取天津中新生态城的能源管理项目,但因恩耐特的方案“太具有革命性”,业主方顾忌电网公司的态度没有接受。
在行动的甚至还有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于2010年年底成立了南方电网综合能源公司,旨在发展分布式能源。国家电网公司也在今年年初开始建设节能服务体系。这让冯江华看到了“曲线救国”的希望——既然电网也要做分布式,上网问题也许可以借机解决。
冯江华一方面期待分布式能源能像风电一样依靠补贴政策迎来“大跃进”,一方面亦有担忧。五大发电集团试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为了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而由于体制的局限,相比起民营企业,它们在成本和工期方面往往缺乏控制。分布式能源的前期投入不低,利润又极为微薄,很可能被这种粗犷的发展方式带入困境。
油气和燃气企业关注分布式能源,旨在为天然气寻找出路和进军下游。但它们不长于电力开发,在规划上缺少一致和协调,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天然气的价格和供应则是另一大难题。除了欢迎中石油、中海油这样的大型油气公司参与其中,冯江华更希望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取得突破,“赶紧打几口井出来啊”。在十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冯江华依然期待着分布式能源能在两三年内获得突破,并有朝一日将自己的公司推上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