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了解到,生物产业已被视作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将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几大领域重点发展生物产业。相关专家指出,未来5到10年,我国生物产业将集技术研发、国家合作等多个方面于一体,逐步形成产业体系。
集聚化优势凸显
生物产业是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十一五”期间,生物产业产值从6000亿元跃升至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21.6%。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和生物服务等几大方面。
有专家表示,未来国内生物产业的集聚化发展优势将显现。目前,国内生物产业发展的集聚化效应明显,自2005年国家发改委开始认定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哈尔滨、石家庄、济南、青岛、通化等地兴起了近百家生物基地园区,园区内生物产业的联动发展动力极大。
“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基地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增长。以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例,发展重点将囊括生物产业的六大重点发展方面,并将大力实现生物医药国际化,积极培育医疗器械业,增强在生物育种、大气污染控制生物技术方面的研发。该基地2010年完成主营收入470亿元,实现利税70亿元。此外,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南昌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青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众多基地园区纷纷设立发展目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将生物产业培育成区域主导产业。
资金扶持与技术流动加快
相关专家指出,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将获得更坚实的资金支持。目前,《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吸收部分银行的系统性融资规划内容。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表示,未来将不断完善信贷政策,丰富“投、贷、债、租、证”组合产品的服务体系和功能,以更好地支持生物产业的发展。据介绍,2007年至2010年间国家开发银行生物产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56.1%,重点支持了北京、武汉、长沙、上海、泰州、本溪等地区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生物产业的发展前景日益被看好。
此外,地方政府开始加快探索生物企业融资新举措。目前,生物资源大省云南已着手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以解决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资金不足、技术产业化早期资金难以筹措等问题。
而业界更为看好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的技术流动和国际合作前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李金菊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对医药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医药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分工配套日趋完备,并有富足的人力资源,这些方面逐渐成为生物医药研发进入中国的有利因素。英国阿斯利康全球总监David Wilkinson表示,中国的生物科技平台正为国际合作和技术转移提供支持,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医药市场,未来几年,新兴市场的份额将占据全球增长的50%以上,因此与中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合作势在必行。
目前,北京、武汉、天津、广州等地的生物产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快。美国科学院植物基因改造项目在武汉光谷生物城落地,罗氏、诺华、GE、阿斯利康、赛诺菲安万特等企业也开始与国内生物企业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