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能源:政策引导市场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1/5/16 10:55:01 最新新闻     收藏

5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新目录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2005年版目录相比,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首次进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行业。

记者在盘点这份长达1399条的新目录时发现,与2005年版目录相比,2011版目录新增了包括新能源在内共14个门类。可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增内容成为新版目录的最大亮点,“低碳”亦成为贯穿该目录的一大主线。

“新能源被明确列入鼓励类目录当中,这无疑会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惯例,新能源产业会因此得到财政、税收、金融等全方位的政策扶持,这些扶持政策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保持一致。”

“但是新能源产业在整个行业结构中的比重能够得到多大提升,还要取决于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周宏春强调,“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能完全靠政策扶持,它的最终走向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

风电或受政策“冷遇”

作为国家最具纲领性的产业政策指导文件,投资项目一旦进入指导目录鼓励类,就意味着获得了相关部门在上市融资、银行信贷、拿地、税收等多个方面的优待证。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可以看作是我国未来产业政策的风向标与晴雨表。
  
该新版目录维持了2005年版的分类特点,仍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其中,鼓励类750条、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新能源、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等成为新增鼓励类产业的“关键词”。

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涉及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与潮汐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在10个子项中,提及生物质能的有5项,提及太阳能的有4项,提及海洋能与地热能的有1项,而风电仅在“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这一子项中被一带而过,其背后透露出的政策含义引人深思。

有业内人士认为,风电在装机规模、政策扶持和技术发展等多方面都远超其他新能源形式,在目前并网与淘汰落后机组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政策更多地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更多倾斜,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宋忠奎却持不同观点。在接受采访时宋忠奎告诉本报记者:“总体而言,太阳能应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光伏发电、热利用、建筑节能等,而风能一般只能用于发电,应用范围较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风电产生的效益要比光伏发电大得多。指导目录中对各项新能源着墨的多少并不代表在政策扶持力度上会有偏差。”

中国农村能源协会生物能专委会主任王孟杰则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对于其他新能源形式,生物质能目前产业化的程度最低。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导目录中鼓励生物质能最实在的内容,在于鼓励生物质发电。

但是,指导目录中提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时,其中惟一涉及新能源的就是风电。国家发改委在对指导目录的解读中表示:“诸如风电等部分新兴能源产业投资过热,主要原因是在国家严格调控‘两高一资’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势下,资金大量涌入以新兴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所致。如不及时加以调控,不仅将使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难,还将影响产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步伐。”

周宏春告诉本报记者,风电领域的“跟风”现象比较突出,而配套的政策制度和技术装备跟不上,生产了很多不稳定并且无法被应用的“垃圾电”,却缺乏相应的设备将这些不稳定的电转化成可利用的稳定电流。这一问题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的一大桎梏。

新能源提速“寄望”核心技术研发

 “十二五”期间,我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之一,不但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方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我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发展,不论是政策环境,还是技术、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量日益加强。在新能源产业战略机遇期,不管是已经具备新能源产业基础的地区,还是即将进入新能源产业的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本地区产业持续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

“目前,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周宏春对本报记者分析说,“首先是国内研发能力不足,大部分行业内核心技术都由国外控制;其次是忽视国内市场需求,太偏重于国外市场的开发。”

“如何降低成本也是目前新能源发展要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宋忠奎认为,“另外,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和提高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也是重中之重。”

“十二五”期间,为了尽快实现新能源行业的“飞跃”,解决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难题,各项相关扶持政策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出台。

在今年1月6日举行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透露,《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加快完成,并尽快上报国务院审议。

此外,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等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方针还被明确写进了201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至11.4%,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十二五”规划。

今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而另据3月份权威部门消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规划将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上报国务院。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新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后,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

转变发展模式“打头阵”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将在3~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美国的1/4、日本的1/2,但面临的国际压力却越来越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而在《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可以预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从长远来看,我国的新能源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周宏春表示,“但目前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逐步明确其发展路线,要从原来的国外市场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向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导向的模式转变,并要明确规模化发展还是分散式供应的路线选择。”
 

关注热点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沪ICP备090865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