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国制造升级把中国制造抛得很远
来源: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   2011/5/16 10:52:05 最新新闻     收藏

内容摘要:近日媒体报道,美国制造业回迁,准备东山再起,对中国制造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多年来,美国制造业似乎一直急切地将业务外包到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等低成本生产国。事实上,通用、卡特彼勒等美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中国仍无法替代的是美国的“脑袋”。


近日媒体报道,美国制造业回迁,准备东山再起,对中国制造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会遭遇到强劲的对手。因为在技术、品牌竞争方面,中国并没有竞争优势可言。当前,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占全球制成品生产总值的21%——虽然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但也仅占到8%。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制造靠成本优势仍会取胜,然而,低成本优势还能持续多久?业内人士罗百辉指出,中国的沿海地区,已经不具备低成本优势了,在珠三角、长三角的不少外资企业已经向印度,孟加拉,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如果中国的人力成本仍然以每年10至12%的速度增长,不依靠核心技术创新和品质制胜,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制造或将把中国制造抛得很远。

  美国制造业转化升级

  “美国制造”或许已蓄势待发,准备东山再起。其理由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美国把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的时代即将结束,美国将在未来五年里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波士顿的报告预测,到2015年,在美国销售的商品中,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将可能领先于中国。

  多年来,美国制造业似乎一直急切地将业务外包到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等低成本生产国。随着生产业务一同流出美国的是制造业工作岗位。虽然偶尔可能会有某家公司将一些制造业务迁回美国,这些例外事件似乎恰好证明业务外迁才是美国制造业的主流。目前将部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的只有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 )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

  随着国外迅速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原材料和海运成本的提高,以及美国各州大幅度的税收优惠,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正在使一些导致美国企业决定将生产业务迁到海外的理由开始变得不那么充分,甚至还使一些企业打消了将业务迁离美国的想法。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过去40年美国制造业的雇工人数一直在下降,但业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制造业产出这些年实际上是增加的。制造业企业目前在美国赚的钱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国公司肯定会继续扩大在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生产,以服务于那里不断增长的市场。目前受到质疑的是,美国公司是否还应该继续把其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拿回美国销售。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资水平也正在大幅飙升,因为中国技术工人的供应出现紧张,以前悄无声息的劳工运动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鼓动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这正在削弱美国制造商在中国享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中国许多行业每年的工资涨幅都在15%以上。在那些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中国经理人的工资已达到其西方同行的水平。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Christian Murck)周二在华盛顿一个有企业高管和贸易官员出席的聚会上指出,未来五年内中国的低工资优势将会消失。他说,供应链已经在被打断。

  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涨价因素:能源、原材料、房地产和海运成本都在提高,这在迅速增加美国制造商在海外的运营成本。与此同时,美国多个已经因就业岗位丧失和预算状况恶化而恐慌不已的州开始挂出“开业”的牌子。很多半导体公司一直在向海外扩大生产,比如在美国和全球拥有庞大业务的英特尔(Intel)在越南和中国投资了新的芯片生产和组装厂,而高级微设备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又名:超威半导体)分拆后的公司Globalfoundries Inc.却将在纽约州马耳他开设一家新厂。

  纽约州推出了13亿美元的拨款和减税计划来吸引这家半导体厂商。Globalfoundries Inc.首席执行长格罗斯(Doug Grose)说,这项计划使美国的经营环境与其他国家一样吸引人。

  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高级合伙人赛金(Harold Sirkin)说,其他公司也将很快做出决策。他说,中国一直是默认的生产国。三年前,我们开始听到客户抱怨难以用合适的成本招到合格的工人。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2015年前后,就更有理由在美国而不是中国扩大生产了。


  为什么不干脆把生产转移到越南、印度或其他低成本的地方?公司常常会发现很少有其他地方有中国这样的供应基地、货运基础设施和熟练工人。在全面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美国更加灵活的劳动人口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后,赛金认为,电子等一些行业的公司会选择在美国建厂。服装、鞋类等产品的生产则可能保留在国外。

  在奥巴马为美国经济持续改善所拟定的诸项计划中,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各州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正在使一些导致美国企业决定将生产业务迁到海外的理由开始变得不那么充分,甚至还使一些企业打消了将业务迁离美国的想法。近几个月来,卡特彼勒、通用电气、福特等美国制造业巨头纷纷宣布计划,对于在美制造业投入新资金。

  回过头来看,由于克林顿、小布什政府对美国制造业缺乏足够重视,才使得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虽然美国制造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么衰落,但如果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鼎盛时代相比,美国制造业如今的地位确实下降明显。国际上,美国制造业1950年代最高峰时期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要超过40%,现在只有20%。而在国内,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的30%下滑至11%左右。

  正是在美国制造处于低潮时,20年来,中国制造抢占了先机,在全球市场有了应有的地位。由于中国拥有众多低成本劳动力,高工资收入的美国无法与中国在需要大量工人生产的产品上竞争,如玩具、服装、家用电器等超市可见的产品等。因而充斥全球媒体的似乎只有中国制造,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超市里,人们会看到许多衣服或电器上贴着“中国制造”标签,外国消费者都在购买中国制造。在很多人眼中,美国则制造需要更多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产品,如飞机、半导体和机械等,好像除了电脑软件、医药、飞机和好莱坞的电影就不生产什么了。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可见,“美国制造”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在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比较少见罢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制造业已经悄悄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化和升级。除了美国本土外,目前转移到中国等国家加工的产品,其品牌和设计都是美国人的。以汽车产业为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都是美国的汽车品牌,而转移到中国的只是生产基地,企业真正的“大脑”还在美国。中国汽车业虽然在慢慢替代美国汽车业,但是替代不能仅仅指我们比他们多生产了多少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牌汽车。

  事实上,通用、卡特彼勒等美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中国仍无法替代的是美国的“脑袋”。这个“脑袋”,对于工业产品来讲,最起码包括两种东西:一是技术,二是品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堪称世界“廉价”工厂的帝国,尽管拥有大量资源和人力,但中国仍缺乏全球公认的品牌,最近几年评选的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据51个,而中国榜上有名。

  与美国制造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仍在科技、质量控制、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中落后。20多年来,缺乏核心技术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笼罩在“中国制造”命运上的魔咒。也许是中国仍锁定在庞大的人口资源上,沉醉于“世界工厂”的组装车间之中的原因。

  中国模塑企业品质制胜

  随着中国本国市场的日趋成熟和国际运输成本的攀升,中国作为最受美国医疗承包生产商欢迎的外包生产地的地位有所动摇。而拉美国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势头。在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看来,这对亚洲其他国家和拉丁美洲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中国模塑市场会形成一定冲击。

  中国的非务农劳动力成本在2010年攀升了20%,预计在2011年将再度攀升15-20%。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Lake Geneva的模具设计和注塑公司Plas-Tech Engineering Inc.公司的销售与市场副总裁Scott Smith说,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注意起他们原本不太重视的一些费用,比如对美国进口的中国产模具征收的4.2%的关税。

  此外,油价的上涨也带动了运费的攀升。运输途中的产品污染、知识产权剽窃和总体质量问题是医疗产品领域最为关注的;而在这些领域中,美国产医疗器械占据明显优势。面向北美市场的医疗器械生产的趋势正在转向离北美本土更近的地方。


  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的Jabil Circuit Inc.公司的健康科学业务部总监Gaet Tyranski说,目前中国医疗市场正在加强创新,而且更为重视本国消费者的需要。他补充说:“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生产玩具这类低端产品了。中国对外资企业税率的提高,汇率波动不定,再加上医疗相关规定的日趋严格,都在推动成本的上涨。为达到新的行业规定的要求,注塑商Jabil公司近期花了15万美元为其深圳工厂重新办理了医疗元件生产执照。该公司在21个国家建有59座工厂。近来,Jabil公司在马来西亚的两座工厂相比中国工厂越来越显现出更强的成本竞争力。最终美国的劳动力将不再是40美元的高时薪,而减少至20美元。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攀升至时薪15美元,到那时候两国的劳动力成本将十分接近,这样我们将会看到有许多制造业务将再度回到美国。”

  总部位于美国达拉斯的周转公司AlixPartners LLP公司副总裁Russell Dillon说,在该公司近期对68家跨国制造公司的80位管理者展开的调研中,墨西哥成为了美国境外最佳的海外生产地。他说,其中有33%的受访者有意在今后三年进行近岸生产(即在其他美洲国家建立生产);有63%的受访者希望到墨西哥建厂,尽管他们对墨西哥的毒品暴力事件感到有些担忧。

  只有21%的受访企业曾在墨西哥因毒品暴力事件而导致供应链中断;有50%的受访企业相信墨西哥的安全状况在今后五年将有所改观。尽管巴西凭借快速发展的本国经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近岸生产地,但由于巴西在市场规模上有着庞大的潜力,国内大部分生产将供应本国市场。大部分美国公司更看好中美洲国家,其优势主要包括:低廉的运费和仓储成本;相比亚洲国家上市速度更快;处于同一时区,且文化差异较小。

  GW Plastics Inc.公司的业务开发副总裁Larry Bell在讲话中说,对于那些希望把生产外包的企业来说,事先征求客户的意见是绝对有必要的。这家总部设于美国佛蒙特州Bethel的注塑商在美国、中国和墨西哥都建有工厂。他说:“通常来说,我们希望在产品开发阶段从实体上更靠近客户 …并建立了标准化程度很高的过程,即使以后客户决定迁至世界其他地方,或出于成本或物流方面的考虑需要迁至其他地方,标准也同样适用。”

  无论是在北美本地,还是在近岸或离岸进行生产,医疗模塑企业都必须保持始终如一的高品质才能取得成功。模塑企业对医疗器械生产有着独特的看法。许多大型医疗器械生产商在金融危机中都缩减了研发队伍,因此仅凭有限的设计人员往往无法兼顾模塑工艺的实质性方面,比如材料选择和确保零部件在工程设计时具有同样的壁厚。
 

关注热点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沪ICP备090865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