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环境能源权益交易市场之一。截至一季度末,成立不到3年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累计实现项目挂牌金额100.62亿元人民币,交易品种包括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资产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和自愿碳减排(VER)项目。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主要从事组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能源领域中的各类技术产权、减排权益、环境保护和节能及能源利用权益等综合性交易,以及履行政府批准的环境能源领域的其他项目交易和各类权益交易鉴证等。
创新机制 企业通过出让减排量获得双赢
虽以区域性市场起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服务,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企业、机构纷纷来沪进行碳交易或其他权益交易。特别是碳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3个灵活机制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指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分解一吨标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就可以获得一吨排放权。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建立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出让方与受让方直接交流的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自治区的托什干河别迭里水电站项目,在交易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挂牌,出让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前不久,这一项目被一国际买家看中,与水电站签订了购买协议,成交标的为每年交易减排量60多万吨,相应的收益则是每年上千万元人民币。对企业而言,通过减排获得收益,实现了双赢。
据统计,交易所去年以来的近80宗碳交易项目,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和地区的企业、机构。截至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交易项目数及与之相应的碳减排量均居全国首位。
服务“低碳世博” 多个场馆开展自愿减排
除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也是上海市场实践碳交易的一项机制创新。2010年,交易所建立起中国和世博历史上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并制定了碳核查标准。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万科馆、联合国馆、英国馆、广东馆、上海民营企业馆等多个场馆已通过这一平台开展自愿减排,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今年3月,交易所还在在国内率先启动企业碳核算试点,开展企业碳核算体系的建设。将对上海首批共9家重点工业企业展开碳核算。目前,我国碳核算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交易所将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参照国际通用的核算标准,形成适合国情的核算标准体系,为今后推广碳交易建立基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人表示,交易所的设立,是以市场手段推动节能减排的一种探索与尝试。经过两年多努力,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成功实现了多项机制创新,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此次挂牌金额率先突破100亿元,标志着以市场手段推进节能减排机制的阶段性成功,也是国内推动碳交易市场起步与发展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