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亟待释放的“潜能”
来源:江苏经济报  2011/4/18 13:33:49 最新新闻     收藏

不久前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产业似乎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期。但是,昨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1年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大会”现场,参会客商寥寥无几的冷清场面不禁令人心生疑惑。

忧:成本普上涨 销售难扩展

“发达国家生物质燃料能卖到300欧元/吨,而国内市场最高不过1800元/吨,而且在需求量上也有巨大差距。”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沼气设备销售公司范长峰有点愁,“生物质能无论理念还是市场都很好,但实践起来困难不少,有点‘看上去很美’。”

他告诉记者,为扶持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2010年7月出台新政,规定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高出之前的生物质电厂上网电价近0.1元,但更多的企业并没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生物质电厂仍然面临如何与电网协调所发电量消纳的问题。“目前,生物质能项目‘小打小闹’居多,装机容量等达不到要求,电厂‘上网’难,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设备需求。销售难以得到扩展,我们就只能更多地去选择诸如造纸厂等不‘上网’的客户群体。”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还表示,成本亦成为很多企业的心头大“难”。由于生物质能资源基本处于分散状态,秸秆等资源都掌握在一家一户的农民手中,收购和运输加剧了生物质能原料成本的上涨。有些企业在建厂初期进行调研时,秸秆的成本约几十元一吨,但等到真正建厂运行起来时,农民已经把价格涨到几百元一吨。而生物质能设备价格的居高不下又无疑是雪上加霜,“以年产10万吨的生物质燃料加工机械为例,其价格就已经达到1400万元左右,而10万吨的装机容量对于电厂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一相关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喜:技术有保障 市场潜力大

目前,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和首屈一指的可再生能源,排位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中国生物质能源的蕴藏量每年可用总量折合约5亿吨标准煤,仅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就折合1.5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肖明松如是估量。

“今年我们的生物质壁炉燃料将在国内首次作为商品投放市场,最先会在江苏和浙江两省试点,全公司对此都非常期待。”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多年,江苏鼎邦生物质能源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旭伟说自己终于看见了曙光。在他看来,如今生物质能源正处于发展最佳时期,一来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生物质能源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占到了能源总量的30%以上;二来在大力提倡减排的今天,清洁、低碳的生物质能源也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发展生物质能由来已久,现在基本也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范长峰经理介绍道,比如该公司胜动牌沼气发电机组现已广泛应用于酒精、养殖、污水处理、秸秆沼气等行业领域,产品远销30余国家和地区,并拥有自主专利70多项。“我们独创的燃烧控制技术,可将机组的缸温控制在420℃以下,未采用此技术的机组一般是凭人的感官和经验来调整,机组运行时缸温会超过500℃,这样一来,就显著降低了热负荷,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特别还具有避免爆震发生的作用。”

行动:突出重围 迎接春天

前景和现实的反差让企业也纷纷开始寻求“破解之道”。

宋旭伟将产业链中端的生物质能机械制造比作整个产业的“心脏”,当下,他们正在申报污泥干化装置的专利,此设备可将木材废料、秸秆等材料和城市污泥混合,从而让其中的能源通过燃烧获得二次利用。按宋旭伟的计算,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内产生的污泥将至少达到5.4万吨,如果这其中的30%采用生物质技术处理,那么仅4%的市场就能产生每年达上亿元的产值,而这不过只需要处理能力为100吨/天的机器20台。“当然,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分析数据,但其中反映出的市场前景已经非常可观。开发更广阔的生物质能应用领域无疑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物质能的原料收购、加工研发、设备生产、产品供应等各个环节更多的是相互独立的,这无形中加大了单个企业的运营成本。”为此,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自去年年底正式推出秸秆沼气发电工程,提供从秸秆的田间采购到最终的上网“一站式”服务,而这样的集成化工程预计能为企业节省20%的成本。

 

关注热点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沪ICP备090865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