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预测未来20年可再生能源增长赶超石油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1/2/14 10:30:56 最新新闻     收藏

“未来20年全球能源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能源效率也会加速提高。”BP公司日前发布的《2030能源展望》报告对全球能源趋势做出最新预测。

《2030能源展望》是BP发布的首个前瞻性分析报告。此前60年BP一直通过《BP世界能源统计》发布历史数据。

根据BP的基本预测,未来2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会增长将近40%,其中93%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预计非经合组织会从目前占全球能源需求的一半迅速提高到2/3。与此同时,以单位产值能耗为衡量单位的能源强度将在全球,尤其是在非经合组织国家得到改进。

根据这份报告,全球能源来源的多样化将得以加强,核能、水电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有望首次成为供给增长的主要来源。在2010年~2030年间,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源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对能源增长的贡献率将从5%增至18%。

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所共同期待的是安全的、可负担的和可持续的能源。但是,这对于全世界来说还只是个愿望。为了在未来20年实现这个理想,我们需要明智的、市场导向的政策,用可控的方式供应我们需要的能源,使经济发展和全世界数十亿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因能源受到严重影响。”

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猛

根据BP的基本预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在2010~2030年间的年均增长为1.7%,2020年之后需求增长会有所放缓。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到2030年将比现在增长68%,年均增幅达2.6%,并构成了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93%。相对来说,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至2030年年均增长 0.3%;2020年以后,经合组织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将按每年0.2%的趋势下降。

经合组织国家对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的总体需求已在2005年见顶,到2030年大约将降至1990年的水平。2030年前,中国煤炭需求将不再上升。中国预计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燃料结构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发生变化。石油(不含生物燃料)增长相对放缓,年均增长0.6%;天然气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预计年均增幅达2.1%,是前者的三倍多。煤炭的年均增长达1.2%,到2030年,它和石油(不含生物燃料)提供的能源基本相当。

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持续强劲增长,其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在2030年前从现在的不足2%上升至高于6%。生物燃料将占运输能源消费的9%。核能和水电将稳步增长,其在整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也将有所上升。

单位能耗不断下降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已经翻了两番,实际收入(根据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则增长了25倍,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23倍。BP认为,现代能源经济已经深受工业化、城市化、机动化以及收入水平上升等趋势的影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加速下降,主要国家和地区皆呈现此趋势。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向非能源密集型经济活动发展的长期结构性转变共同决定了单位能耗下降的趋势。

可再生能源增长赶超石油

根据BP的预测,石油的市场份额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降,天然气的市场份额则会稳步提升。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煤炭市场份额近期会有所增长,但在2030年前这种趋势将会逆转。到2030年,以上3种化石燃料市场份额将会趋同,各占27%左右。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在份额增长中显著体现。在1990至2010年期间,化石燃料占能源增长的83%,而在未来20年中,化石燃料有可能占能源增长的64%。2030年可再生能源 (水电除外)和生物燃料将占能源增长的18%。

BP认为,多元化的能源组成很大程度上由发电行业发展驱动。发电需要的能源是各部门中增长最快的,在1990~2010年间占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53%,并预计到2030年占增长总量的57%。从最终消费来看,工业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运输业能源消费作用不断减弱。过去20多年来,运输业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与能源需求总量相当。但未来20年中,该行业的能源需求增长会远远赶不上能源需求的总体增长速度。

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量的下降主要在于运输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这些行业的用油可以相对容易地以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代替;2015年以后,由于技术和政策推动提高能效,经合组织运输业能源需求也将下降。

生物燃料产量预计将由2010年的180万桶/日上升至2030年的670万桶/日。持续的政策支持、居高不下的油价和不断发展的技术革新都将推动生物燃料迅速扩张。

美国和巴西在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总产量中占约76%的主导地位,但由于亚太地区的产量开始上升,这一数字将在2030年下降至68%。

 

关注热点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沪ICP备090865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