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能源势态解析
来源:光明日报   2011/1/31 11:08:08 最新新闻     收藏

2010年,受宏观经济拉动,我国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能源经济将保持怎样的发展态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供需形势如何,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

带着这些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今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分析了2011年能源经济形势。

能源需求将稳中有升 但增速将趋降

“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拉动,2011年我国能源需求将稳中有升,但增速将趋降。”王思强指出,2011年,我国煤炭消费将保持适度增长,需求增速有所放缓,部分地区高峰时仍会出现电力缺口,全年汽油消费增幅将有所减缓,天然气消费区域将进一步扩大。

据王思强分析,2011年全年煤炭供需将呈现总体平衡趋于宽松的态势;与2010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受到抑制相比,2011年主要用能行业电力需求将出现一定反弹。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也将较快增长。但在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2011年电力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5万亿千瓦时左右,比2010年增长9%左右。随着地区性输气管网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用能结构不断改善,天然气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消费量有望达到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0%。

伴随寒潮到来,我国火力发电厂耗煤量不断攀升,部分地区电厂存煤量急剧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已经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王思强强调,目前我国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累计达到9.6亿千瓦,2011年将再增加8000万千瓦,供应能力充足,全国性的电力紧张局面不会出现。春节将近,国家能源局将督促煤、电企业保障煤炭、电力生产和供应的连续性,切实保障机组稳发满发,避免非计划停运。同时,督促电力企业加大需求侧管理,优先向城乡居民、公共事业和重点区域供电,确实保证老百姓住得暖、用上电、过好年。

能源供需形势乐观 仍面临三大困难

“2011年,我国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将比较乐观,但是也面临国际油价不断升高、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难度增加、极端异常天气等困难。”王思强表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是刚性的,2011年能源需求的总量还会增加,但是增速会有所放缓,”王思强分析说,2011年我国能源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能源生产持续增长,在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稳中有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但是,王思强强调,我国能源经济形势也面临一些困难。“第一,目前国际油价已经逼近一百美元一桶,国际油价不断升高,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障碍,增加我国进口能源资源的成本。第二,全球性的货币宽松政策将推动国际大宗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我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难度增加。第三,近几年极端异常天气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能源的平稳运行和持续稳定供应将面临挑战。”王思强说。

王思强表示,2011年国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地方盲目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因此,能源消费总量将受到调控。综合供应侧和消费侧来看,全国能源供应是充足的,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能够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2010年,我国清洁能源加快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0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合计占26.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水电总装机超过2.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22%;核电总装机达到1080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39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3107万千瓦,装机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4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70万千瓦……

据王思强介绍,2011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新能源发展将呈现如下几个亮点:水电重点流域开发力度继续加大,预计开工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2亿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岭澳核电站二期二号机组实现投产,核电总装机将达1174万千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内蒙古开鲁、吉林通榆、甘肃酒泉、江苏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增风电装机超过1400万千瓦。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继续开展,预计2011年将新增装机50万千瓦。生物质能产业将更趋多元化,产业创新模式和产业链加快培育,利用规模继续扩大,综合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关注热点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沪ICP备090865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