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助力全球油气行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1/1/24 14:07:52 最新新闻     收藏

被视为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油气领域研究机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对外发布了《201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专业化的视角,全景式地描述了油气行业发展状况和主要特点。中国石油技术研究院院长许永发和他的中国能源专家团队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原油需求量和加工量双超4亿吨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经济曲折复苏,油气行业恢复性增长,需求迅速反弹,供应总体上升,价格高位运行。与此同时,中国油气行业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西部接替东部,海上补充陆上,石油生产大格局基本形成。

据统计,中国石油需求强劲反弹,增长再超两位数,原油需求量和加工量双双超过4亿吨,原油产量首破2亿吨,天然气需求首破1000亿立方米。中国石油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并购规模超过300亿美元,海外权益油产量超过6000万吨。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升下,去年国内石油需求强劲反弹,估计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4.55亿吨,比上年增加4700万吨左右,较上年增长11.4%。而石油进口量大幅增长,估计全年石油净进口2.53亿吨,比上年增加3400万吨,增长15.6%,对外依存度超过55%。

由于管道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国内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扩展。去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0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5%。而进口量约170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年度消费总量的16%。按热值计算首次超过LPG,已成为中国城市燃气第一大气源。

报告介绍,去年国内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管道总长度已达7.8万公里,干线管网初步建成;石油储备建设快速推进,已形成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地下储气库总能力达18.7亿立方米,调峰能力有所提高。

统计数据表明,西部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快速上升,2009年石油储量较2000年提高55.9%,达5.58亿吨,占全国的比例首次超过1/4。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保持稳步增长,2000-2009年年均增长8.2%,2009年剩余探明储量2.1万亿立方米,较2000年增长1倍以上。

去年初,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并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兼任主任,这进一步强化了能源行业的政府管理职能,并加强了能源重大问题的协调领导能力。而“新36条”出台,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市场化建设得以进一步推进。

今年国际油价总体仍上升

年前,IMF预测2011年全球GDP增长将达到4.2%,发达国家增长将达到2.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将达到6.4%。而这个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的研判,使得我们新一年的油气市场充满着突变。

依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分析,2011年国际油价大幅涨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全年油价总体仍将上升,波动范围在70-100美元/桶之间,均价85-90美元/桶。但也不排除因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恶化或扩大、伊朗问题升级等突发事件,油价短时间内跌破70美元/桶或上冲100美元/桶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将继续增长,增长量在120万桶/日左右,非欧佩克供应仅能增长40万桶/日左右。而除继续增加不列入限产范围的NGL产量之外,欧佩克尚要再增产原油50万桶/日。以目前油价水平估计,欧佩克维持目前产量政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世界石油供需总体平衡并逐步趋紧,基本面支持油价上升处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格局之下,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油气业,无疑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与挑战。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从全球化的视野去审视,中国必须加快加大进行能源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为重中之重

目前,中国石油市场的主要矛盾是石油供应增长落后于需求增长,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石油需求增长过快,其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66。近期则应通过技术进步,征收燃油税加快汽车燃料和化工原料替代,有效减缓汽柴油和化工轻油需求增速。

中国炼油加工能力扩展,基本上仍延续了跟着消费走的不断扩张方式,汽油过剩、柴油紧张的错位景态不断加剧。而在原油加工能力持续提高的趋势下,应注意未来产品结构性供需不平衡问题,防止可能出现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合理控制炼油能力增长速度,并整合提升炼油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有如此大的国际贸易量,却对国际石油价格形成缺少话语权,目前仍是国际石油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改变这种状况就在于提高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水平,建立自己的石油市场统计、分析和发布制度,积极推进与OPEC为代表的石油生产国和以IEA为代表的石油消费国的合作,建立利益协调和合作应对机制,提高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力。

为助力中国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必须推进一系列的配套改革,除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以外,出台扶持低碳及非常规能源发展的政策至关重要。而促使新能源由扩大产能和装机容量转向加快利用、加快页岩气非常规天然气探采、扩大煤层气开发规模等势在必行。

 

关注热点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沪ICP备090865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