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28日在京发布煤控研究项目的最新报告:《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吉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和江苏6个省份进行了煤电优化研究,并建议分区分类稳步推进煤电转型和优化。
电力行业是中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其中六成来自于煤电。报告根据不同省份的电力供需及煤电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吉林省煤电机组供热为主、供热期长,且煤电小机组多,应重点推动煤电的“热电解耦”、供热的“以大代小”和背压机对抽凝机的替代。
甘肃的区域性煤电布局不合理,因此应优化煤电在西北全区域布局,按照就近原则将省内电力资源与周边省份整合优化后配套送出。山西多山地,日照条件较好,风光资源和煤层气丰富,应大力促进非煤电力的发展。
山东是重工业大省,应着力提高能效水平,通过降低电力需求增速来减少煤电需求。同时,从省内外寻求清洁电力替代煤电。
江苏负荷变化波动大、峰值高,且有着较高的电价承受能力,适合利用市场机制推动需求侧响应,实现削峰填谷,降低尖峰负荷对煤电的需求。
湖北是电力“大进大出”的省份,需要寻求政策突破,将三峡工程的部分电力留置本省使用,提高省内水电站发电水平,并利用特高压输送通道,提高外来清洁电力比重。
为了助力煤电优化,应加快完善煤电的配套政策和市场机制。在规划层面上,报告建议建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电力规划体系。先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析各省市电力供需形势、煤电发展现状,制定各省市规划;然后在各省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跨区输电规划;最后在国家层面进行总体布局优化,并“自上而下”对省市规划进行调整,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煤电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市场机制建设上,报告认为,应着力解决煤电为保障电力安全提供兜底功能的经济性问题,确保煤电公正转型。健全包括煤电在内的灵活性资源参与辅助服务的市场机制,按照“成本+合理收益”和“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确定煤电有偿调峰和容量补偿水平,兑现其灵活性改造和封存备用的合理价值。(完)